马中骏:手握60+IP未来主攻网络大电影
佚名| 骨朵网络剧| 2016-02-18

  【流媒体网】摘要:在影视公司当中,像慈文这样把IP概念做到如此极致而又落地的并不多见。往小了说,马中骏在网文IP热来临之前,就以合理价格拿到了60多个IP,其中不乏超级IP,《花千骨》便是一例。


  厉兵秣马多年,马中骏终于等来了属于慈文的时代。文化概念股炙手可热。2015年9月,慈文成功借壳禾欣控股上市,目前市值153亿。马中骏放言,有了资本助力,中国原创剧达到美剧标准用不了三年。

  上市之后,慈文迅速做了两件大事:其一,公布了与爱奇艺的战略合作,双方拟定在电视剧、网络剧、电影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,合作期内,双方拟定每年合作的电视剧、网络剧、电影、游戏或其他衍生产品等项目的产品市场规模合计目标不少于人民币20亿元;其二,作价11亿,以现金收购手机游戏公司赞成科技100%的股权,赞成是中国移动与联通合作多年的游戏内容供应商,手中沉淀了大量独家原始数据。

  在影视公司当中,像慈文这样把IP概念做到如此极致而又落地的并不多见。往小了说,马中骏在网文IP热来临之前,就以合理价格拿到了60多个IP,其中不乏超级IP,《花千骨》便是一例。《花千骨》授权的手机游戏一个月流水竞高达两亿,慈文手握IP的价值不容小觑。往大了说,慈文以IP为圆心,在影视、游戏、乃至游戏渠道、IP授权、衍生品开发上都进行了落子与布局,形成大IP联动之势。

  马中骏的眼光颇为老道,商人那种对于机遇把握的嗅觉极为敏锐。比如,通过对美国B类片市场的研究,马中骏认定网络大电影在中国一定有巨大的掘金机会,为此慈文成立了专攻网大的微颗,加大了对网大研发的投入——马中骏认为网大一定是慈文未来的重头戏。

  马中骏同时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某种真相,年轻人的口味成为文化的主流,“实际上这个时代就是,乱拳打死老师傅。虽然说从制作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标准来看它是一定的。但是在玩法上,比如说网感这个东西,他跟年龄还是有一点关系的。你不觉得吗?”马中骏反问记者。

  在与记者的一席对谈中,马中骏纵横捭阖,细数《暗黑者》得与失、慈文的布局与市场策略以及影视剧行业的发展趋势。记者特辑录如下,供各位看官参详。

  《暗黑者》系列的得与失

  记者:您如何看待《暗黑者2》的得与失?

  马中骏:《暗黑者2》,主创也好、主演也好,都是竭尽所能地在做这件事,而且严格讲,《暗黑者2》在制作的格调上比《暗黑者1》更讲究,这个毫无疑问,我首先高度肯定。

  但是我也跟一骢说,观众是挑剔的。如果你提供的新鲜力度跟《暗黑者1》一样,观众不会惊喜,一定还会挑刺,不是说制作精良就够了。其实相当多剧的第二季没有太成功的原因,都是陷入了一个误区。观众对于某一个事情期待高了,他一定要你给他意想不到的惊喜才满意,那么这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哪里,你找到了没有?

  记者:您觉得《暗黑者1》为什么成功?

  马中骏:首先《暗黑者1》建立了一群新的警察形象,这一群人都是各个警队里面不被人待见的,他们组成一个团队,反而在破获一个特别艰难的案件。案件本身就有相当多的惊喜,这些人物又都在自黑,很接地气。

  去看B站看那些弹幕就知道,原著粉刚开始是不接受的。但很快就不骂了,因为所有的人物都跟原著完全不一样,是重新建立的。很快他们就认可了这些人物,你再让这些人物带着他们去破案、去思考和解决问题,这个就成了。它在案件和人物上都有创新,尤其是男主角并没有主打颜值,照样获得了这么多观众的喜欢,他对于自己那张脸不断自黑,大家反而会心一笑。

  男主这样的逗比风格依然在《暗黑者2》里面体现,甚至更多。但观众并不买账,什么原因呢?

  记者:透支了?

  马中骏:对,一是透支了,你老是嘚吧嘚,不就变成祥林嫂了吗?没给观众更多的惊喜,人家就觉得“你烦不烦啊?”就算都放到航空母舰上了、把俄罗斯美女请来了,有用吗?没用。因为核心的东西没有给观众带来惊喜。

  记者:这对下面《暗黑者3》的创作要求很高啊。

  马中骏:你越是不差钱炫技的话,对你故事的要求就越高。到《暗黑者3》你要有革命性的变化才能拉住观众,这个没办法,观众就是可以很挑剔。

  我们研究一下成功的电视剧作品,比如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、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。它为什么成功呢?第一,喜剧,虽然它也破案,但是它主要是人物关系的斗法——和绅、纪晓岚、乾隆经常斗。这个就好玩,它本身的段子、人物关系所产生的张力就够了。我认为《暗黑者》不是经常斗的模式,所以一定要找出人物关系当中的戏剧性、故事性,包括人物的成长性,才会好看,才能有延续性。

  记者:您觉得《太子妃升职记》怎么样?

  马中骏:我觉得不错,首先是题材定位很准,然后是手法,也不错。看完一两集之后,我就跟老白说,你得研究下这剧,这个一定会火。它是一种新的题材。其实从《拐个皇帝回现代》开始,乐视的这个轨迹你要研究,如果能够学习到,研究明白了,你还能进步。

  慈文的立足点还是要把活练好

  记者:慈文未来发展的立足点是什么?

  马中骏:就是把活练好。所以我跟公司的每个创作者讲,核心是把剧做好,不是说成本投入大了,拍得高大上了,就一定受欢迎,不是那么回事。

  记者:现在整个行业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。对于慈文而言,这样的迭代速度会对我们的制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?

  马中骏:在国际上这个争论也是比较激烈的。互联网会带来剧变,但是主要是方式或者方法的变化。你不能因为互联网搞得自己都没了,这肯定会出现问题的。我们怎么去“+”呢?我觉得要搞清楚自己,再大的河、再大的海里面,你要知道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哪儿,你的能耐是什么?所以我一直挺欣赏侯鸿亮他们在做的事情的。

  从某种程度来讲,影视行业也好,做内容也好,做“互联网+”也好,所有跟艺术有关的东西是古老的手艺活。行业本身没有什么太大变化,核心价值没有变化,只不过工具不一样了。核心创意是很原始的,但也是恒久不变的,这个恒久不变的精神你要抓住,不能流失掉。

  还有一个,你有你的活法,你有你的打法,但是你自己是块什么料,你得搞清楚,千万别忘了本性。

  这个时代,乱拳打死老师傅

  记者:慈文手中现在有多少IP?

  马中骏:我们现在在册的IP有60多个。其实一个IP,可能本身就几十部了。

  记者:慈文现在有几个制片人团队?

  马中骏:六个团队。视骊、蜜淘、微颗,这三个都是年轻团队,干的基本都是年轻的活。原总团队现在是转型的团队,然后我们还有两个老团队,北京慈文和慈缘。(转型的团队?)这些团队过去都是做比较传统的电视剧的,我们现在拍《梦想年华大三线》这样的片子,你总得有合适的团队去做。

  我们的团队风格非常明显,像柳苗(蜜淘)基本都是大的IP,非常明显的女性向。然后韩颢(微颗)是更互联网化、电影化,所以她会比较大量的投入到网络大电影上。

  记者:慈文里,做传统影视和互联网影视的人员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比例?

  马中骏:3:7或者2:8。会更偏重于网。我们都是往网络那边倾斜,所以为什么我说在转型呢。

  其实我们转型,主要是吸纳新生血液,然后慢慢培养。他们要有一定的制作经验,但年龄也不能太大。

  实际上这个时代就是“乱拳打死老师傅”。虽然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标准是一定的,但是在玩法上,比如说网感这个东西,它跟年龄还是有一点关系的。可能越有经验的,越没有网感。大量很有经验的编剧、导演想弄网剧,出来的案子没有一个我要的。他很专业,写得很够水准,但是就觉得不对。

  这方面新生代就有优势。可能他们在操作流程和制作上缺乏经验,但技术层面的东西我们可以教给他,他一学就会了。感觉上的东西是学不会的,但我要的就是“感觉”。

  记者:一般什么年龄段的创作者比较适合?

  马中骏:30多岁吧。领导人30来岁,那么底下的人就会20多。

  记者:现在慈文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大概是多少?

  马中骏:我们现在在职员工260多个人,平均年龄,把我算进去也20多岁(笑)。

  好的编剧不做行活

  记者:慈文现在越来越网剧化了,我们的制作团队也在向网剧这块倾斜,那我们的生产方式上有什么变化吗?

  马中骏:没什么变化,不可能有变化的。

  记者:拍摄成本会不会有变化?

  马中骏:不会的,就看你做什么样的网剧。如果做大咖式的,没有变化。如果用新人,那这个新人担得起来吗?这是一定要思考的。如果担不起来,可能他就不能演。另外还要考虑到平台媒体的需求。如果纯粹用新人的话一定会便宜一些,但是风险大。(但是我们能捧出新人啊。)能红多久,是摆在这些新人面前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。第一,颜,终归要老去;第二,演员最终还是要靠演技的。

  记者:前一段阿里影业说要培养贴吧吧主做编剧,您怎么看?

  马中骏:编剧一定要有专业性。现在互联网使得人人都可以当作家,门槛确实低了,但也只是这样而已。真正要拍好一个东西,必须承认:第一,有才能的人和没才能的人做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;第二,用心做和不用心做,结果是不一样的;第三,愿意学和不愿意学的人,做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。

  编剧是有技术性的工作,需要学习。如果你不是编剧,但爱好,也好学,才有可能当好编剧。我们请了不少网络作家来做编剧,他们就做得很好。比如饶雪漫、南派三叔,南派的《老九门》做得非常好。他是有才华的,不仅在写小说上,做编剧也是。匪我思存在帮我们改编《寻找爱情的邹小姐》,同样很好。

  不过即便是小说的大神,来做编剧也有一个转换的过程。我觉得我们相当多的网络作家都有这个潜质,他们很认真,不做行活,是能当好的编剧的。

  写小说也好,写剧本也好,当导演做演员也罢,好的东西一定是用心做的,只是这个区别而已。

  用不了三年,中国原创剧能达到美剧水准

  记者:目前中国电视剧行业工业化水平相对还很低,网剧会不会是一个突围的机会?

  马中骏:我觉得用不了三年,中国是可以达到美剧水准的。其实我们整个制作水准,并不太次于国外。

  记者:那之前主要差在哪?

  马中骏:我觉得有几块儿,首先是题材类型有一定限制。第二是资本,你的投入不够,就到达不了那个水准。其实水准的高低跟你市场多大有关系,随着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、越来越接近国外,制作水准自然就提升起来,这个工业的难度没有像电影工业难度差异那么大。第三是人才差异,过去我们在影视工业这块的人才培养是残缺的,工业系统还不够完善。按照全球的影视工业来分类,比方说特殊化妆、美术、摄影、造型,然后后期的3D技术、特效我们肯定都很缺,但是这块儿随着国外学习回来的人越来越多,会慢慢得到解决。

  你得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,整个影视工业在全面转型,新的人才会出来,老的艺术家们会逐渐退出历史,被时代淘汰,这个是没办法的。

  记者:慈文现在的成本回收渠道上有没有找出新的模式?

  马中骏:网络大电影是我们主攻方向,这就是付费的。

  记者:慈文会把用户付费这个渠道看作我们盈利的主要来源点么?

  马中骏:当然现在是广告为主,付费现在好像只占到5%到7%左右,但是我觉得很快付费市场就起来了。

  从产业模式来说,原来美国有一个B类电影市场,这类影片从一开始就不上影院,但数量过去占到美国整个电影市场的一半左右。随着DVD市场的消亡,这个市场在萎缩,但是也繁荣了互联网。视频网站会员制的收费市场实际就是在填补这个B类片市场。我们在网络大电影这一块儿会加大投入也跟这个有关。我相信这个一定是未来视频的方向。

  记者:慈文做的网络大电影会是什么类型的?

  马中骏:第一,我们对任何类型都open,但是肯定不会去做那种类似A片、三级片的东西,那不是我们的风格。我们如果投入,就是专业的,基本上目前最低投入是100万,这是门槛,低过这个就没水准了;我们如果做,就是按照电影的要求来做的,没工业标准,你就不要做。

  网络大电影方面我们会跟几大视频平台,比如腾讯视频、爱奇艺等合作。我们跟爱奇艺战略合作,每年要跟他合作十部网络大电影,跟腾讯视频也要合作,每年也要十部。接下来我们跟优酷土豆也会谈。

责任编辑:lmtwadmin

分享到:
版权声明:凡注明来源“流媒体网”的文章,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,转载需注明出处。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,观点供业内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