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结束的第97届奥斯卡颁奖礼上,主持人柯南·奥布莱恩一句生硬的中文喊话——「我欠了很多债,快来找我拍戏吧!」瞬间点燃全球社交媒体。这个看似无厘头的「中文梗」,可以认为是好莱坞对中国影视市场的一次打趣:当《哪吒2》以144亿票房横扫全球时,奥斯卡舞台上的「塑料中文」成了影视博弈的注脚。当然,本届奥斯卡的亮点远不止于此——从巴西电影《我仍在此》斩获最佳国际影片,到对中国武侠影后郑佩佩的银幕追忆,再到小成本电影《阿诺拉》用底层叙事斩获最佳影片,非英语内容正在奥斯卡慢慢上桌。而中国IP的崛起与困境,则在这场盛宴中愈发清晰。
从入围作品来看,本届奥斯卡见证了「非英语内容」的全面爆发。
巴西犯罪片《我仍在此》凭借对贫民窟少女的深刻刻画摘得最佳国际影片,其葡萄牙语对白与拉美魔幻现实风格,打破了英语作品对奖项的垄断;墨西哥歌舞片《艾米莉亚·佩雷斯》虽未获奖,但以西班牙语演绎的少数毒枭故事,凭借13项提名成为话题焦点;更值得关注的是,匈牙利语对白的《粗野派》因使用AI优化发音引发争议,暴露出非英语作品在技术适配上的挑战。
中国元素则以另一种形式刷屏:已故的美籍华人演员郑佩佩(曾出演《卧虎藏龙》《唐伯虎点秋香》)在致敬环节的武侠形象重现,让全球观众再度感受到东方美学的震撼力。
近年来,全球影视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。非英语内容从「他者」逐渐成为主流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中国IP在全球化浪潮中既面临文化折扣、叙事策略等挑战,也在探索着跨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。这种双向演进既体现奥斯卡等国际奖项的评价体系转型,也折射出中国文化产业从「借船出海」到「造船远航」的战略升级。
一、非英语内容的启示:从「他者」到「主流」
据奥斯卡官方统计,本届参选的「非英语作品」达到93部,从最终获奖名单来看,这些作品展现了一种明显的趋势——在地叙事的普世转化。
如最佳国际影片《我仍在此》将巴西贫民窟底层的生存困境,转化为对女性命运的抗争,用一个根植于巴西的本土故事承载了人类共性命题 —— 抗争,这种叙事策略与《哪吒2》通过「反抗命运」「家庭温情」等普世主题激活文化共鸣基本一致。
并且,据奥斯卡官方公布,评委构成已从2012年94%白人、77%男性,转变为2025年覆盖59个国家、41%非白人成员,这种多元视角促使更多「异域故事、普世内核」的作品获得认可。
二、中国IP的挑战与破局
截至3月4日,热门电影《哪吒2》全球票房已突破144亿元,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翻译会不会让文化「打折」?
海外上映的版本中,核心句「我命由我不由天」被译为「Break the chains of destiny」,即打破命运锁链。虽然这句台词引发了众多海外观众的共鸣,却淡化了传统中国道家哲学中的「因果轮回」的内核,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内核力度。
或许,解决之道在于叙事与传播策略的重构。例如《封神三部曲》,通过父子冲突弱化封神榜的复杂世界观,又通过彩蛋的方式解读传统中国神话,让海外观众更易于理解和讨论,这直接使《封神2》海外票房增长37%。「情感共鸣优先,文化解释伴随」的策略,可能会成为新一轮中国IP出海的破局关键。
责任编辑:房家辉
今日聚焦更多
24小时热文
流 • 视界
专栏文章更多
- [常话短说] 【解局】2025具体怎么干?多省广电给出答案! 2025-04-14
- [常话短说] 【重要信号】事关一体化电视,广电总局推进9地试点! 2025-04-10
- [周晓静] 见微知著|版权运营方如何应对短剧潮?独家对话捷成华视网聚 2025-04-09
- [常话短说] 【解局】广电要警惕“虚假繁忙”! 2025-04-08
- [常话短说] 【解局】超高清机遇要把握!胜利! 2025-04-06